襄城县平煤隆基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二期项目。
城市宜居、环境优美。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企业转型升级谋发展。
发展乡村经济,助力共同富裕。
城市面貌新,群众健身忙。(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乔利峰摄)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动力足
近日,中韩继电保护论坛在许昌中原电气实验室举行。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韩国明知大学、中原电气实验室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63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电力企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会议。
中韩继电保护论坛是由清华大学和韩国明知大学发起的双边交流活动,自2004年起在韩国、中国轮流主办,已经成为继电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闪亮名片。
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成果汇报和技术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探讨,致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存在的挑战,积极推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的发展。
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是许昌工业发展的“当家花旦”。建设中原电气实验室,是许昌贯彻落实国家、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引进高端人才、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个高端创新平台,可以汇聚各方创新资源,深度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共享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中原电气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董新洲表示。
自今年4月23日挂牌运行以来,中原电气实验室初步构建了以首席科学家、核心研发团队、科研骨干等构成的科研团队,已对接32家有研发需求的企业加盟实验室,完成年度15个科研项目的初审。
这是我市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发展动能,我市围绕主导产业链,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目前,许昌市已经获批建设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57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省级创新平台347个;市级创新平台1048个;科技创新孵化平台达到40个。
围绕全市“633”产业发展布局,我市着力建设以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等,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市紧盯人才引育,聚焦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领域,推进“许昌市英才计划3.0版”等人才计划实施,签约38名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目前,全市已有77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等33家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成55个项目落地转化。
连续11年召开全市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真金白银”重奖为全市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开展“许科贷”业务和科技金融资助,累计帮助171家次企业通过科技信贷获得银行支持9.6亿元……我市强化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积极打造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相互融合的创新生态。
创新的种子已经播撒,创新的激情正在升腾。许昌将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书写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付家宝)
优化环境 打造发展强磁场
“我在‘吐槽大会’上提出了公司附近陡坡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这为公司员工出行提供了便利,也让我看到了政府对民企发展的关心和重视。”日前,谈及我市营商环境,许昌永祥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祥深有感触地说。
刘永祥提到的“吐槽大会”,正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之一。为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2023年,我市在全省首创营商环境“吐槽大会”制度,定期召开“吐槽大会”,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呼声,建立《企业反映营商环境领域问题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落实整改举措。目前,我市共召开7期“吐槽大会”,收集问题110条,已解决105条,正在解决5条。同时,我市还建立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媒体记者、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等各界人士,以兼职形式担任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围桌而坐,倾听企业诉求;从解决企业个性问题,到破解共性问题;会前深入调查、会中面对面沟通、会后及时办理和反馈……一次次“吐槽大会”的召开,搭建了常态化政企沟通平台,拉近了政企距离,也助力企业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许昌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80%以上的GDP、75%以上的税收收入、9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90%以上的就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参天大树下必有一方沃土。”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项目、资金就向哪里聚集。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以经营主体期盼和满意为“金标准”,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去年6月,我市印发《许昌市民营经济“十大行动”实施方案》,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质效,我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流程再造,222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占比98.78%。同时,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截至9月底,我市申报已上线的1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1770件,办结1605件,办结率90.6%,位居全省第1位。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开展营商环境作风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强化涉企类问题整改,畅通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万人万企“双十工作日”机制、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诉求反映渠道,并实行交办单、催办单、问责建议单“三单制”管理,推动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落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推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监测站名单、全省创新推出“许证闹钟”智能提醒系统、探索建立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机制……如今,在许昌,一项项创新举措积聚起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共有经营主体46.3万户,较2022年年底增长8.9%。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优化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舒缓‘痛点’、解开‘难点’、打通‘堵点’,为我市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发改委主任臧义彬说。
(本报记者 张辉)
增颜提质 城市建设内外兼修
“这两年文峰路上顺畅多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出门就堵了,我每天的心情都更好了。”市民郭琦的家就住在文峰路西侧,她见证了文峰路的华丽变迁。
此前,随着城市的日益繁荣,作为中心城区南北主干道的文峰路变得越来越拥堵,这曾让郭琦十分头疼。为缓解文峰路拥堵状况,我市近两年陆续实施了文峰中路提升改造、文峰路与八一路交叉口优化改造、文峰路与天宝路口优化改造等工程,拓宽了路面,疏通了堵点,更舒畅了人心。
为民惠民理念,就这样融入到了一个个城市建设细节中。多年来,许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着力推进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为群众幸福感铺就了最坚实、最厚重的底色。
翻开时光的相册,一栋栋老房子、一条条老街道、一张张旧照片,带着发展变迁的痕迹、透着波澜不惊的光芒,见证着许昌城市建设和更新的脚步——
从1985年我市成立最早的2家商品房开发公司,到1995年建成最早的安居小区毓秀新村一期,到2000年房地产企业发展至近百家,再到如今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已超1600亿元,多年来,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住房市场日益繁荣。
从1997年107国道许昌段由文峰路改迁至学院路、拉开许昌城市东扩的序幕,到随后20多年里,107国道又从学院路改迁至许州路,“国道变迁”见证了许昌城市框架越拉越大。
从1999年启动清潩河游园绿化工程,到建成美丽的清潩河游园,再到谋划实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我市逐步形成了以110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我市实现了由严重缺水城市到“北方水城”的完美嬗变。
从2012年石武客专许昌东站开通,到2019年郑渝郑阜高铁穿境而过,许昌“川”字形高铁格局至此“落笔成型”。同时,许昌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四环”10横13纵的干线公路网基本织就,农村路网更加畅通,构建起了集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内河航运为一体的快捷立体交通体系,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城市建设,既要有颜值、靓“面子”,又要有内涵、夯“里子”——
老城区的小区破旧了怎么办?2012年起,我市中心城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一大批老旧小区的道路、排水管网、公共照明、停车设施、楼体院墙等基础设施焕发新彩。2017年年底,我市还被列为全国1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
群众生活怎样才能更方便?2017年,我市提出打造“15分钟健身圈”,随后数年里又着力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圈”、“15分钟智慧阅读圈”、“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生鲜便利圈”、“15分钟社保服务圈”。这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圈”出了群众的美好生活。
城区供暖跟不上居民需求怎么办?2022年,许禹供热长输管线项目、中心城区“汽改水”项目相继启动,中心城区现在有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热源,群众生活也愈加“温暖”……
不断追求高品位、高品质,我们的城乡家园才能有个性有品位、有魅力有活力。近年来,许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连续多年蝉联河南省宜居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如今,向着构建宜居、韧性、智慧的美丽城市目标,许昌正持续进发中,努力绘就“城市向新、生活向上”的壮丽新画卷。
(本报记者 高伟山 通讯员 田苗)
回应“民声”铺就城市温暖底色
10月23日,连日的降雨告一段落,秋日柔和的阳光洒在襄城县湛北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院内。
“一会儿‘梨园春’戏迷会排练要开始了,咱赶紧去吧!”年逾古稀的姚恒老人拉着室友李二坡一起朝多功能活动室走去,“在这里,吃喝有人管,还能参加各种活动,日子越过越美!”
襄城县湛北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前身是湛北镇敬老院,2022年3月实施“公建民营”改革后,由襄城县福泽园养老服务中心负责整体运营管理。“我们提升了院内硬件设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集中供养特困老人和社会入住老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照护服务。”襄城县湛北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李丽说。
养老服务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把养老服务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抓紧抓实,建立市、县两级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2023年完成25家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推动12家敬老院转型,目前已完成10家;省市重点民生实事440个老年助餐场所已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市重点民生实事不少于2000户的适老化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2707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逐步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已延伸至乡、村两级;推行“养老顾问”制度,打造三级“养老顾问”服务网络,打通养老服务供需渠道……一项项彰显温度和关怀的具体举措,让养老服务的“许昌样本”更加鲜活,绘就出一幅城乡“幸福晚景图”。
“逛街还能找工作,真是太方便了。”近日,“职引未来”许昌东城区2024年秋季专场招聘活动在万达广场一楼举行,以“线下+线上”方式同步进行,邀请30家企业“摆摊”,提供质检员、法务专员、人事主管等460个优质岗位,推动企业和求职者“双向奔赴”,吸引了许多求职者的目光。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市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服务体系、规范服务制度、便捷服务方式、创新智能服务、提高服务成效,全市就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截至9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3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9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3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亿元,开展创业培训0.28万人,分别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90.3%、93.6%、101.5%、68.7%和44.3%,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除了养老、就业外,针对教育、医疗等与百姓利益相关的重大民生领域,我市坚持强化政策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举措,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具有许昌特色的市域综合医改新路子,构建起“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的分级诊疗格局,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全面收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6%、99.7%、93.1%,全市教育事业整体呈现持续向上向好新态势;
积极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不断强化,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
民生连民心,民心聚民力。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征程上,我市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生、顺民意的举措,用心写好“民生答卷”,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张辉)
产业兴旺 绘就村美民富新画卷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旺,农民富。“十一”假期期间,在襄城县库庄镇周庄社区陈亚军家庭农场里,一颗颗鲜桃挂满枝头,翠绿与鲜黄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惹人“桃”醉。
一口下去,鼻尖是浓郁桃香,嘴里是甜爽的桃汁,嚼一嚼,鲜嫩的果肉跑遍唇齿舌盼每一个角落。不仅让无数吃货“种草”,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回购,这个桃子吃不够”。
这只是我市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2023年农业总产值增速1.8%,一产增加值增速1.4%。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培育增收产业,让农民捧起“金饭碗”、揣上“金腰带”,才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我市农业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花木、蔬菜、中药材和烟叶是四大传统产业。其中,花木种植面积达7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和销售集散地;蔬菜面积稳定在60万亩,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菜篮子;中药材面积达到50万亩,是全国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烟叶面积稳定在15万亩,是我国浓香型烟叶的典型代表,被誉为“烟叶王国”。
除了传统产业,我市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业态,如禹州的钧瓷、长葛的蜂产业、鄢陵的辣椒等,产业类别丰富。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228元。
时下,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的柿子进入采摘期,漫山遍野火红一片,村民们正忙着采摘。
刘门村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有2000多年的柿树种植历史,是有名的柿子之乡。“俺们村海拔高、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非常适合种植柿子。”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海亮说,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刘门柿子“甜度高、口感好、品质佳”。
现在,刘门村里90%以上的群众参与到柿子产业中,柿树成了“摇钱树”,家门口有“柿”业、有钱赚,村里实现了从资源型经济到绿色生态型发展的蝶变。
腰包鼓不鼓,农民很关注。“三农”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依山而建的古朴民居参差错落,斑驳的红石渡槽穿村而过,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靠着农家乐,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紫云庄园老板杨胜杰一年收入10多万元,“咱农村有好环境,饭菜也好吃,很受城里人欢迎!”
雷洞村位于我市西南角,曾是吃水难、住房难、行路难的“三难”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个小山村建设民宿小院、发展生态旅游,每年旅游综合收入逾百万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美丽乡村,离不开产业带动。我市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文旅等新产业新业态,禹州市、长葛市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直播产业基地”。
此外,我市还积极抓好主体培育,卓宇蜂业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家,新推荐13家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襄城县轩康农业科技公司年产2万吨薯品深加工项目投产运营,“许农臻选”农业区域品牌标识图案成功注册,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食品加工企业达600家。
(本报记者 武芳)
项目为王 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
在建安区,总投资8.6亿元的许昌市绿色豆制品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力推动豆制品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迈进,持续擦亮“许昌腐竹”金字招牌;
在长葛市,许昌市超硬材料产业园提质升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投产后将进一步放大超硬材料产业培育平台优势,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落地于此;
在襄城县,碳材料一体化项目首山热能项目烟囱外筒、冷却塔(筒壁)已经封顶,预计2025年投产后,年供电量28亿千瓦时、年供热量432万吨,将为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园提供电力和热能保障……
四季度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冲刺期,项目建设是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时下的许昌,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气腾腾”,一幅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践行“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高质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有力支撑了许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
截至9月底,全市37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5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6.5%。其中,136个续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有22个顺利竣工投产(投用);237个新建项目已开工208个,开工率87.8%。
重点项目,印证实力,承载希望。一个个项目之所以“快马加鞭”,得益于我市打出一套“组合拳”,助推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
——完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市政府“周交办、月讲评”制度牵总作用,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通过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重点项目月度现场访查活动、实行重点项目中心全员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开展省市重点项目全覆盖核查、完善重点项目综合评估体系、健全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调度平台,逐步形成了一套“梯次推进、协同联动、运行高效”的项目推进体系。
——凝聚推进合力。加强要素保障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定期组织召开“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联席会议,形成了问题梳理、转办交办、督导督办、定期反馈、跟踪问效、办结销号工作闭环机制,有效破解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市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涉及的1659项审批事项有1466项已完成,重点项目贡献了全市近7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带动1-8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位居全省第4位。
——充足项目储备。坚持常态化项目谋划工作机制,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总体思路,建立重点项目常态化谋划储备机制,按照项目储备数量保持在开工项目3倍以上为目标,对22个市直部门和9个县(市、区)制定差异化任务,积极做好项目整体谋划、整合打包、规范上报等方面指导服务工作,市重点项目系统平台已储备项目861个,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营造优良环境。扎实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通过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快落地、用好省市两级要素保障“白名单”机制、发挥资金要素保障功能,全力以赴当好“店小二”“服务员”,严格实行“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靠前梳理土地、环境容量、能耗等建设指标以及各项前期手续等,优先进行保障,推动了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见效。
固根本、利长远、强支撑,压茬推进的重点项目“播种”了大量先进生产要素,继而就会产出更多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许昌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底气十足!
(本报记者 胡晨)
激活动能 构筑产业新高地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聚焦构建“633”工业体系,着力培育十大产业集群、16个重点产业链,推动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传统产业“发新芽”。走进许昌裕丰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纺织车间:拥有高端智能化纺织设备的纺纱车间,温度适宜,环境良好,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全流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一根根细白的纱线在生产线的智能化运转中被纺成、卷绕、打包、装运……这是裕丰纺织改造后已投产运行的10万锭高端智能纺纱生产线。
“织造”变“智造”,传统产业“发新芽”。“我们公司投资3.5亿元对生产线进行更新换代,建成了3万多平方米的数字化智能车间,用工水平、人均产值、人均利税等在全国棉纺织行业均名列前茅。目前,国内纺织行业万锭用工在65人左右,裕丰纺织万锭用工降低到了22人左右,极大地降低了用工成本,万锭产量提高2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乌斯特公报(世界纺织工业中对纤维等分类参考指标)先进水平,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纺纱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成了无人值守的‘黑灯工厂’。”公司副总经理徐子立说。
去年出台的《许昌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出,加快轻纺行业品牌化、园区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营销模式创新,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建成全国轻纺产业发展新高地。
新兴产业“结硕果”。“由公司新产线生产的6台变压器样机调试完毕,全部一次性检验合格。”在河南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总经理兼变压器厂厂长楚方求表示,作为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年初,公司响应国家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相关政策,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设立新生产线。
“目前,新产线的首批6台变压器产品已经测试成功,正在进行第二批20台变压器产品的生产,产线调试完成之后,将会进入产品大批量生产阶段。”楚方求说,设备更新不仅推动公司生产工艺提升,生产出品质更好的产品,而且公司生产的变压器等产品还将助力更多企业设备更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我市正扎实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智慧信息产业园、生物技术产业园、汽车传动及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迭代能力,为下一步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未来产业“快生根”。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方向,对未来产业发展作出前瞻性部署。
对我市而言,正在谋篇布局未来产业——
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瞄准有条件、有基础、能突破的方向,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超前布局氢能及新型储能、未来信息网络、前沿新材料、类脑智能、生命健康科学、量子科学等6大未来产业,培育形成优势产业链群,力争在关键领域、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建设河南省未来产业发展先导区。
如今,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从而培育出越来越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不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报记者 王金伟)
文化惠民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说到许昌,这里不仅享有“魏都、花都、钧都、烟都、药都”和“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烟草文化之乡”……之美誉,还是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断释放着文化惠民红利,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从市文广旅局获悉,最近一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第三、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的通报》,我市复核成绩处于中部地区优秀档次。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我市提交的创新案例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反映出当地注重深化改革、总结创新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围绕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目标,我市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标准先行、创新引领、城乡融合、多元服务,持续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在全国、全省考核中均获得优秀等次,鄢陵县成功创建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7个村获评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推动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一体化,注重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组建乡镇文化联盟78个,建立乡村文化合作社338个,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56个,建设新型文化空间81个,我市的做法获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优秀创新案例。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供给丰富化,创新打造“文峰新六艺”“市民夜校”公益课堂,持续举办新年音乐会、“许君以昌”大型交响组歌音乐会、“魅力许昌相约周六”等活动,市、县两级每年开展各类活动2000余场,惠及群众200多万人次,让群众享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胖东来”的持续火爆,让许昌成为网红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借流量优势,我市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拓展与服务质量升级,举办文化讲座、展览、演出等,邀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作交流分享,为市民和游客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结合许昌特色,推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非遗市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
在谈及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时,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段建伟表示,要持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1533”工程,以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为中心,抓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基层效能提升、文化资源配送、文旅融合、数字化建设等5项任务,完善提升乡村文化三员工作制、文化联盟、文化合作社等3个亮点工作,推动乡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公共文化机构收费管理、公共文化空间主题游等3项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按照省文旅厅统一安排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擦亮“魅力许昌相约周六”广场文化活动、“市民夜校”公益培训等品牌,开展“百乡千村”民俗文化、送戏下乡等活动;同时,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在组织开展的各类文艺展演、展示活动中发现、培养一批本地艺术人才。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完善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在人流量较多的场所增设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让游客们体验到来许昌游玩的轻松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李新 通讯员 张帆)
编辑:李咏梅 张鹏 校对: 刘操龙
责编:王辉 终审:刘俊民